海燕出版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海燕出版社 首页 简介 海燕动态 查看内容

6.25 被经典俘虏,也是一桩幸事

2014-6-25 16: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226| 评论: 0

摘要: 被经典俘虏,也是一桩幸事。阅读提示:总有人说,这是一个不再生产经典的时代。大众阅读,促成了浅尝辄止的“轻阅读”,相比之下,经典也因厚重、深邃成了被束之高阁的“大部头”......

被经典俘虏,也是一桩幸事

2014-06-25 大河报/梁宁 海燕童书馆

阅读提示:总有人说,这是一个不再生产经典的时代。大众阅读,促成了浅尝辄止的“轻阅读”,相比之下,经典也因厚重、深邃成了被束之高阁的“大部头”,显得落伍而落寞。在这个热闹的大众阅读时代,人们在疲于应付各种生存之计,能做到浅阅读都尚属难得,沉潜下来阅读经典则更是少见,出版社们也眼瞅着赚钱的图书类型,将经典抛诸脑后。


前苏联的著名作家尤里邦达列夫曾说过:“谁要是没有被一本好书俘虏过,那将是最大的遗憾。”一提到好书,人们总是很自然地将视角投向了经典构建的世界,带着虔诚与信奉去靠近经典。无论古今中外,人们都极其看重经典名著的作用,它们是先贤们珍贵的精神产品,是整个民族的至尊之宝,大到了解历史、投身时代、改造社会,小到观照自我、立德立心、怡养性情,经典无疑让人读之则受用终生。


2014年年初,海燕出版社推出了一套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丛书《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这套由专家学者轻松解读国学经典的系列著作,直接定位为普通读者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在各类热门图书参差繁杂、追逐榜单的当下,这套丛书以最虔诚与平实的姿态,为读者打开通往经典阅读的一道大门。


“毫无疑问,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精神追求、文化叩问与出版理想。我们不禁要问,在21世纪初,在全球文明交融的今天,在信息文明的发轫初期,作为一个中国出版人,我们正在或者将要追求什么?我们能够成就或奉献什么?我们以何种方式参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进程?在一连串的追问下,于是,有了这套‘华夏文库’的出版。”谈起《华夏文库》的选题初衷,中原大地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耿相新总编辑如是说。


经典注新解,还原鲜活丰润的经典面孔


据悉,《华夏文库》是中原出版集团公司的重大出版项目,仅纸质图书就规划出版2000种。作为《华夏文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则秉承“传播经典”的出版理念和价值追求,计划出版50部,并将选目分为诸子思想、文学诗赋、名著故事、人生情趣等四部分内容。


然而,在当前“国学热”的势头下,无论是《老子》、《庄子》、《论语》、《孟子》、《周易》,还是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传统国学都有难以计数的图书版本流传,而越是常见、越是经典的题材往往越难以写出新意。既然选择直面经典,那如何能做出新意、做出现代人更易理解与接受的价值观念?《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则选取新的角度,一下子切中了经典的精髓。


“比如四大名著,丛书分别以《千古谁人共此梦——诗语红楼》、《梦华背后的豪杰——水浒人物志》、《大江东去浪千叠——虚实三国》、《人生的真经——<西游记>哲学》命名,四本书从四个独特的角度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四大名著。《千古谁人共此梦——诗语红楼》自《红楼梦》中涉及的诗词下笔,在引领读者重温红楼故事的同时,也使读者能够从小说中出现的诗词里体味曹雪芹意欲表现的红楼真味。《大江东去浪千叠——虚实三国》给读者带来的则是一个与以往概念中全然不同的三国世界,为大众还原了一段真实的三国历史,令读者可面露微笑穿梭在虚幻与真实之间,不由自主被拉进华夏历史上那段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英雄年代。《梦华背后的豪杰——水浒人物志》从《水浒传》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入手,以快意恩仇的笔法将东京梦华掩盖下的暗流汹涌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生的真经——<西游记>哲学》则把迷离的神怪世界与琐碎的俗世生活融为一体,使读者在西游人物中总能看到与自己生活产生交集的影子,”耿相新介绍道。


丛书中不仅四大名著有了不一样的视角与解读,华夏文明星空中的许多璀璨小书,也在这套丛书中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解构与精读:《乱世的青史——闲看<左传>》、《在水一方——<诗经>往事》,把读者拉回思潮奔涌的春秋岁月;《纵横天下——<鬼谷子>绝学》、《铁血温情——<孙子兵法>的人性之美》,让读者看到战争魔鬼残酷面孔背后竟然还有柔情的眼神。读者既能从《化蝶逍遥游——<庄子>之美》中读到庄子飘然洒脱的外表下蕴含着多少无奈与悲怆,从《身心的安适——<菜根谭>生活法则》中体味到心远地自偏的惬意,又可从《闲适的情趣——<闲情偶寄>的生活美学》、《月印千江——智慧度人<金刚经>》中领悟到身处凡尘如何才能安顿内心、诗意栖居。


“大家”写“小书”,润物细无声的阅读历程


目前,该套丛书第一辑30部刚刚面世,就在林林总总的国学普及读物中脱颖而出,备受好评,甚至被部分业内专家认为是“对国学题材读物简单重复出版现状的一次纠偏与规正”。



“这是一套专家、大家、名家一起写的小书。”据耿相新介绍,为了让丛书做到通俗与学术、普及与提高的结合,在对作者的选择上,丛书也是尤为考量,“我们不仅考虑的是作者所拥有的名气和荣誉,更重要的是作者对于题材的理解把握和语言风格的对路。”在这种选择标准下,黑龙江大学博导刘冬颖教授、中华书局编审陈虎博士、华中师大博导刘韶军教授、中国楚辞学会会长方铭、河南大学郭灿金教授、河南省社科院王永宽研究员,以及《百家讲坛》主讲人张望朝、《东方名家》主讲人霍明琨、著名的散文作家高方等学者纷纷加盟,他们摈弃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式的曲解戏说,而是结合当下社会环境对经典进行架构解读,提炼精髓。生动的事例,灵动的文笔,精致的章节,一下子拉近了当代读者和经典著作的距离,令读者在轻松的阅读环境里润物无声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许多读者的眼中,经典就是“大部头”,心理距离上的沉重感与携带上的不便,也造成经典被束之高阁的命运。然而,《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这套丛书每册内容不足10万字,轻巧灵动方便携带,每册定价不足20元,读者人人可买得起。“这是由全民阅读、普及出版的路线本质决定的,也和国学经典本身传递的价值取向相吻合。不管是从赓续传统还是传承文明的高度,我们希望从孩子到大人,都能在这一套丛书中找到经典的魅力。”

(资料来源:大河报2014-6-25 A46)


海燕出版社有限公司 ( 豫ICP备20021112号-1 )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769号

GMT+8, 2025-5-3 10:31 , Processed in 0.03004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